儿时的村庄,柳实在是太寻常了,河畔道旁,田间院子……处处都是杨柳亭亭玉立的身影。小伙伴们常常唱着一首歌谣:“柳条青,柳条长,杨柳垂在小河滨,折枝柳条做柳哨,吹支小曲唱春天。”村子南头的池塘边植了一排垂柳,每逢春来,棵棵杨柳“万条垂下绿丝绦”。和婉的枝条披垂而下千丝万缕,依着满池的春水,在春风的吹拂之下,像一挂珠帘帷幔,悄悄颤抖,轻点着水面,荡起浅浅的涟漪。最妙的是毛毛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,松松散散地洒落在柳条上,空蒙烟雨中,柳丝潇洒,雀立枝头引吭高歌,最是惹人心醉,确实有“春雨如酒柳如烟”的意境。
春风温暖,艳阳高照,孩子们几乎是倾巢而出奔向塘边。攀树折枝,寻些适合的枝条,去掉柳叶,折成小段用来做柳哨。扭柳哨需求必定的耐性,用力适可而止地扭几下,悄悄地慢慢来,这样才不会把柳皮扭裂,慢慢地你就觉出柳皮柳骨别离。再用牙齿咬住里边的柳骨,捏住柳皮慢慢地向外拉,很快,白闪闪的柳骨抽将出来。用手将柳皮管儿的一端捏扁,再用手指甲将硬皮悄悄刮掉一些,显露鹅黄的内皮,这样一个心仪的柳哨就做好了。
制造柳哨可谓其乐融融,吹奏柳哨更是乐上加乐。柳哨宣布的声响和它的形状有很大联系。一般,细短柳哨音洪亮似笛声,粗长柳哨声厚重如号角。小伙伴们手中的柳哨,犬牙交错,粗细纷歧。放在唇间,兴起腮帮子,憋着长气,咱们欢快地吹着,卖力地吹着,“嘟嘟嘟”“哇呜哇呜”“吱……哇”,那声响作用各有其妙。咱们吹得两腮帮子麻辣辣的,却仍然意犹未尽。声声柳哨,波澜起伏,旋律迷人,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现已降临的消息。
在春的时节里,村庄街头巷尾角落胡同都能听到咱们吹柳哨的声响。村里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听着柳哨声儿,常常会即兴吟唱几句小曲,喜上眉梢。每逢这时,小伙伴们更会闭上眼睛,晃着小脑袋铆足了劲地吹。每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,咱们或是坐在杨柳下做游戏,或是吹着柳哨疯跑着,看谁吹得声响更嘹亮,总是玩得不亦乐乎。有时候天气炎热,玩得出汗了,咱们就折些柳条做成柳条帽戴在头上,登时,一股杨柳特有的新鲜味进入鼻腔中,热气似乎也被新鲜的柳条枝叶给隔绝了。我们头戴柳条帽,吹着柳哨,枝头的小鸟也在鸣叫,高兴弥漫在每个人的脸上,笑声在空气中泛动。
声声柳哨,它吹响了春天,吹满了春光,吹欢了幼年,更吹出了村庄的质朴与纯洁。今日,迷人的春烟拂过堤岸,柳枝泛绿生动鲜亮,我沐着温暖的春风吹着柳哨,激起了心池的涟漪,幼年的柳哨儿声,依旧在风中、在耳边泛动。
(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作协会员)